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入社会基层实践,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本领、坚定初心,水利工程学院于暑期组建 “沿黄实践团”,以 “踏浪山河践初心,水润乡村展担当” 为主题,赴郑州、洛阳等地开展 “三下乡” 社会实践活动,围绕黄河文化传承、水利工程参观、乡村振兴服务三大核心方向,让青春力量在黄河流域焕发光彩。
溯源文明:大河村遗址触摸黄河文化根脉
7 月 3 日,实践团首站走进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,开启黄河文化探寻之旅。馆内陈列的彩陶、房屋遗迹等文物,搭配详实的图文展板与讲解,生动还原了黄河流域先民的农耕生活与水利开发历程。队员们系统了解了黄河流域灿烂的古代文明与农耕水利发展史,深刻感受到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根脉的厚重底蕴,增强了传承黄河文化、守护民族根脉的历史使命感。

探访工程:小浪底枢纽见证现代水利力量
7 月 6 日,实践团一行奔赴洛阳市孟津区,实地考察黄河流域治理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—— 小浪底水利枢纽。当天正值小浪底水库调沙阶段,奔腾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奔涌而下,壮观景象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水利工程的磅礴力量。技术人员结合工程运行实景,向同学们系统讲解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在防洪、减淤、发电、灌溉四大领域的综合效益,重点阐释了每年调水调沙作业的技术原理、实施流程,以及这项作业在保障黄河下游河道畅通、提升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、带动沿线农业与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显著经济效益。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现代水利工程在保障流域生态安全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,更坚定了大家学好水利专业知识、投身水利事业的理想信念。

服务乡村:落沟村行动书写青春担当
7月9日,实践团深入孟津区落沟村开展乡村振兴服务活动。队员走访慰问村内老人,关心留守儿童,与他们亲切交流,并送去生活与学习用品,传递温暖与关爱。随后,团队前往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线纪念碑,开展环保宣传与志愿服务活动。向游客讲解黄河流域地理特征与生态保护知识,并沿河道清理垃圾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保护母亲河”的青春誓言,展现了水利学子的责任与担当。
此次 “三下乡” 社会实践活动,是水利工程学院推动 “专业教育 + 实践育人” 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。通过 “溯源历史、探访工、扎根乡村” 的立体实践路径,让同学们在行走中深化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理解,在服务中锤炼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。